新媒体视点4月9日:2011年,初出校园的她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与向往,踏入法院的大门,历经多个工作岗位锻炼,她已从一名青涩新手,蜕变为一名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家型”法官。她 先后被评为沂水县人民法院“最美巾帼志愿者”“审判业务专家”“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市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称号,荣立“沂水县个人三等功”“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三等功”。
提起她来,大家都说她勤于钻研、用心办案、争先创优,是院里当之无愧的法院先锋、办案先锋。但她却总说自己和许多同志一样,只是一名热爱法院事业的法院人,以一颗赤诚之心,认认真真地履行着法官的职责。
她就是法官贾立平,现任沂城法庭副庭长、一级员额法官,目前主要负责审理道交保险纠纷案件。在沂水法院工作的十三年里,她累计结案4000余件。
春风化雨处 法理润无声
贾立平的办公桌上垒着一沓沓案件资料,白纸黑字的背后是她无数次的走访入户、现场调查的见证。她善于做调解工作,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理念,她按照案件难易程度、当事人的心结所在,选择不同的调解策略,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我最多赔2000块,判多我就闹!”2024年6月,原告张某驾驶小型轿车(车载另外3人)与被告王某驾驶的货车(车载1人)相撞,造成6人受伤,两车报废的道路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原告张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王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但王某的车辆仅投保交强险,自身面临大额赔偿。庭审中,被告王某坚称自己没有责任,坚决不予赔偿,言辞极端,并屡次情绪失控。
贾立平一直认为,“一纸判决容易,但却难平老百姓的‘怨气’,只有走到他身边,走进他心里,才能让他感受到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裁判,而是能帮人解困的工具。”
为妥善化解纠纷,贾立平并未简单作出判决,而是首先通过县委政法委向驻地党委政府发出重大风险隐患预警提示函,以加强矛盾纠纷协同化解和风险防范工作。与此同时,贾立平调取了交警队的卷宗,确认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认定正确。铺垫工作完成后,贾立平多次到王某家中走访,从“玉米收成”聊到“家常里短”,从“事故定责”聊到“赔偿调解”,通过贾立平一次次的主动关心和释法明理,王某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交通事故责任。
慢慢地,他放下了敌对情绪,“贾法官,你真的很负责任,我同意调解解决。”了解到王某常年靠在集市上售卖农产品为生,生活条件一般,贾立平又为他争取到了最长的还款期限。
调解结案后,贾立平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考虑到被告王某年逾六旬不懂电子支付,且原被告均距离法院较远,在充分征求双方意见后,她再次赶往王某所在乡镇,组织原告张某与正在赶大集卖东西的被告王某会面,顺利促成了赔偿款的现场交付。
从凛然正气的庭审现场,到田间炕头的调解走访,再到烟火气十足的案款过付,贾立平以刚正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用柔情搭建了民心相通的桥梁。
抽丝辨真章 明镜鉴初心
“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当成自己办理的第一个案子来对待,保持初心和热爱。”这是贾立平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指导她工作的箴言。
为了查明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5万元赔偿款是否交付的问题,贾立平将“庭审”搬到法庭门口。
在该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原告王某母亲因车祸去世,被告杨某主动要求私了解决。因王某不识字,便委托表哥赵某代为处理,最终双方达成24万元赔偿协议。之后,王某起诉称仅收到19万元赔偿款,杨某坚称剩余5万元在法庭门口赵某车中已现金支付赵某,赵某则坚决否认。王某对表哥赵某也产生了怀疑。法庭上,三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在证据规则框架下,贾立平本可直接依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作出裁判。但为彻底查明真相,她采取“场景还原法”—将当事人带至法庭门口,要求杨某详述交付细节:车辆朝向、在场人员、现金交接动作等。当杨某声称“车内支付且有驾驶员在场”时,赵某当场否认。贾立平随即提出,此处全域覆盖监控,可以到对面交警队调取监控验证杨某是否系虚假陈述。
面对贾立平的提议,杨某又瞬间改口车辆朝向及交付方式,逻辑漏洞彻底暴露。“你们两人中肯定有一个说谎,对于妨碍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将根据情节依法予以罚款!”杨某听后,自感谎言即将败露,承认虚假陈述,主动支付5万元赔偿款,自此表哥赵某“嫌疑”彻底洗清,王某也表达了对赵某的歉意。
“要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办理涉民生的每一起案件,重点是要实质性化解人民群众争议和矛盾。”这是贾立平一直遵循的办案原则。
从针锋相对的法庭对峙到行云流水的矛盾化解,贾立平以证据分析为矛,以心理战术为盾,在规则适用与事实查明间找到完美平衡点,这份抽丝剥茧的专业功力,正是她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
分秒纾民困 曦光沐仓黔
“救命钱等不起,法官的效率就是当事人的生命线!”贾立平以“方便群众、高效便捷”为切入点,从道交保险案件特点入手,总结出“三快三全三省”工作法,即案件分到速裁团队后要“快联系、快处理、快兑现”,做到“全方位服务、全流程简化、全过程调解”,让当事人“省时、省心、省力”。她全力压缩案件各个环节用时,最大限度缩短当事人获赔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跑出了道交速裁案件平均用时4.86天的“加速度”。
2024年9月,原告刘某驾驶无牌摩托车,追撞顺向停放的半挂车尾部,致其重伤,40万元医疗费压垮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刘某不省人事、妻子重病住院、女儿狱中服刑,尚有未成年儿子和5岁外甥急需照料,医疗费全靠亲戚举债维系,现已无力负担。
她回忆当时的情景:“看到原告家庭为40万元医疗费焦头烂额,我只有一个念头——跑赢时间。”
由于该案被告保险公司在江西,贾立平立即通过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与江西分公司取得联系,在24小时内完成排期、送达,并于开庭当天作出判决。被告保险公司代理人在庭审结束返程的高铁上便收到了判决书,他惊叹不已,联系贾立平:“法院的办案速度真是太快了,我现在就安排财务人员根据法院判决走打款程序!”
原告就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救命钱!
有人问她:“贾法官,你这么拼,累不累,图个什么?”贾立平微笑着说:“法官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只要他们满意,我自己苦点、累点都值得。”
十三年的淬炼,十三年的芳华,这位法学硕士研究生已然成长为道交保险案件审判专家。
十三年来,她用刚柔并济的智慧,严谨细致的作风,分秒必争的担当,践行着一名法官的初心与使命,绽放着最灿烂的芳华!
沂水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