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点4月9日:“法官,货车已经在装车了,再不保全就来不及了!”
3月26日下午4时许,我正在立案庭诉讼服务大厅忙着手头的工作。突然,一声焦急的呼喊打破了大厅的平静:“法官,货车已经在装车了,再不保全就来不及了!”我循声望去,只见王某满脸焦虑,站在窗口前,手里紧紧攥着一叠材料说道:“他们今天就要把货发走,这批货若是运走了,我的钱就更难要回来了!”
听到王某的求助后,立案庭庭长高沙快步上前安抚王某:“别着急,您先说一下具体情况,我们马上给您安排保全。”
原来,某食品公司拖欠王某货款13万元,经王某多次索要,该食品公司仅支付了1.5万元,余款迟迟未付。这天,王某得知对方正紧急装运一批货物,如果货物被运走,他的债权可能彻底落空。
听完王某陈述后,高沙庭长意识到,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货物一旦发车,后续执行难度将大大增加。于是,在立案庭展开了一场极速奔跑的接力赛。
第一棒起跑加速:5分钟立案,与时间抢跑
高沙庭长迅速做出反应,安排导诉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指导准备保全材料,梳理关键证据,并马上通知保全团队做好准备。
5分钟后,案件完成网上立案,材料同步推送保全团队,首棒已然全力冲刺。
第二棒智慧提速:30分钟完成保全准备工作
诉讼保全团队的全体人员早已严阵以待,法官在线审核后,迅速制作裁定书,完成电子签章。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准备封条、查封公告等相关手续,短短30分钟,所有保全准备工作全部完成。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棒稳稳交至第三棒。
第三棒弯道竞速:距发车仅剩2分钟时,顺利完成查封。
接力棒交至出外勤的刘京军法官保全组,他们争分夺秒,驱车抄近道直奔食品公司仓库。抵达现场时,货车正在装车,刘京军法官紧急叫停装卸人员,向其出示工作证件及保全手续,告知该批豆制品货物已被申请财产保全,请他们停止装货,配合保全工作。
“这批货今晚六点前必须发走,加工公司急需这批货物投入生产!”货车司机心急如焚,随即联系了加工公司。这时,加工公司负责人打来电话,言辞中满是焦虑:“如果这两天这批原材料不到位,无法投入生产,我们每天的停工损失得上万元!”
“您别着急,我们先按程序来,回去后我们将立即就案件商定最佳解决办法,争取把您的损失降到最低。”
经过向加工公司负责人释法析理,他同意配合法院保全工作,但希望法院能考虑企业难处,找到更好解决办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对货物进行确认后,大家开始将已经装车的货物一箱一箱卸下,然后逐一登记、贴封条。经盘点,本次保全共查封货物1000余箱。
暮色四合,仓库装卸区灯光刺眼,保全团队在货车原定发货时间前2分钟顺利完成最后一箱货物的查封工作。
第三棒保全任务加速完成,任务交至关键的第四棒。
第四棒终极冲刺:破局调解,让企业“活”下去
“保全成功了,但问题远未结束。这批货如果长期查封,食品公司资金链可能断裂,加工公司将面临停产。简单‘一保了之’,只会让三方陷入僵局。”
当晚19:00,保全团队赶回立案庭后,高沙庭长又带领立案庭每一棒的“运动员”展开了梳理工作。经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三角债务纠纷:王某主张的是货款,食品公司需要卖货回款才能还钱,加工公司则急需这批原材料维持生产。
如果机械保全,三方都是输家。
审慎判断之后,高沙庭长将该纠纷第一时间交予速裁团队宋文萍法官,由她的团队先做先行调解工作。
第一次调解:火药味十足
第二天一大早,宋文萍法官即组织三方到庭进行协商。但因前期合作矛盾较大,王某、食品公司间关系紧张,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王某态度坚决:“若不保全你的货,你什么时候才会付我货款,不见货款,绝不解封!”食品公司负责人拍桌而起:“我现在资金紧张,周转不开,货被查封了,你说我怎么卖货还债?”
第三方加工公司负责人更是急红了眼:“再拖一天,这损失你们怎么赔?”
调解陷入僵局,只能暂时中场休息。
速裁团队并未气馁,再次深入研究案件,研判后认为若加工公司能及时代付货款,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第二次调解代偿解封,即时履行,三方共赢
宋文萍法官按照研判方案,组织了第二次调解。
起初,三方对该方案心存顾虑。宋文萍法官与他们单独沟通,逐个做起了思想工作。
“王某,若你坚持查封,不仅要耗费诉讼成本、时间成本和执行成本,若真走到执行拍卖一步,这些食品原材料有可能已经过期变质,或者因无人竞拍而流拍,届时,你的债权更难实现。”
“刘经理,你和老王生意往来这么多年,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插曲就伤了和气,若暂时无力偿还,我们一起协商让加工公司代付行不行?”
“李经理,这笔货款你迟早是要支付食品公司,现在直接代付王某,既能解决纠纷,又能让生产线正常运营,避免相应损失,您考虑一下。”
经过充分沟通,三方情绪逐渐平复,大家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最终,方案敲定:加工公司当场转账11.5万元至王某账户,食品公司确认加工公司的代偿行为,立即安排发货。王某收到货款后,法院同步开展解除查封工作。
中午11点39分,加工公司将款项汇至王某账户。
至此,第四棒冲刺完成。从保全立案到案件全部解决,全程用时19小时。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跑赢了!
离开法庭时,王某激动地说:“我是想先来保全的,没想到第二天法院就帮我拿到了钱,真是太神速了。”
食品公司负责人也长舒了一口气:“如果真的查封下去,我们可能就垮了。”
经后续回访,解除查封后,食品公司发货及时,未影响到加工公司的正常运行!
办案手记:
查封货物的那一刻,我后背发凉——货车司机眼神里的焦急,加工公司负责人电话里带着哭腔的"上万元损失",还有后期食品公司负责人拍桌子的无助......简单保全确实能结案,但对于企业而言,财产保全或许是生死判决,对于个人而言,保全或许仅仅是一份纸上权益并非真金白银,而对我们而言,加快一下速度,多想一个方案,可能会挽救一个个家庭。
当加工公司转账成功的截图弹出来时,听见王某手机短信提示音的瞬间,我突然觉得,这声"叮"才是法律最有温度的回响。明天,又会有新的“王某”走进大厅,而我们永远准备着开始下一场接力。
沂水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