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组广告
  • 第二个广告位
  • 好客山东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聚焦

乡村“听证”会:司法参与,化解“上楼”难题

来源:法治视点网 作者:张华 热度: 日期:2023-09-14

    法治视点9月14日讯:8月盛暑,天气炎热,而在杨庄镇某村委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是尴尬冷淡。

“村里那老些没交钱的,凭啥让我交?”前来谈话的村民李某撇着嘴,“俺家还有学生上学,真没钱。”村干部无奈,只能让李某先回去,谈话再一次无功而返。

31864415.jpg

接受谈话的村民不止李某一人。三年前,因规划拆迁让地,为解决村民安居问题,该村逐步完成了村民搬迁上楼的计划,但楼住上了,当初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约定的差价却迟迟未能收齐。个别村民心怀攀比等靠心理,故意拖延交付,眼睛盯着别家,动辄“别家没交、我也不交”,村委多次谈话、劝说也不见效果。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受他们影响,不良舆论开始蔓延,村委无奈,将李某等几户诉至沂水法院,希望借此“小惩大诫”,敦促村民尽快履行合同。

12324668.jpg

收到起诉后,承办法官随即联系了辖区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为核实被告的真实经济条件,承办法官深入走访了被告所在的村,实地察看被告经营的大棚和家中生活情况,结合村委申请的保全措施,查实了几名被告确实在“哭穷”。经与党委工作人员讨论后,承办法官没有急着调解、审理案件,而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几名被告实施了诉讼保全措施,冻结其账户资产;另一方面,协助村委召开了一场农村“听证会”,将几名被告和其余未履行合同的村民请到会场,公布各人的欠款情况、真实经济水平,为他们讲解法律相关规定,告知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不久后,李某便找到村委主动要求还款:“俺家小孩都知道‘听证会’的事了,不还钱,也没有脸面教育孩子。”经过一场“听证”,涉及两个村委、5家村民、50余万元差价款陆续支付到位,村委随即撤诉,村里的舆论环境也渐渐扭转。

案件虽小,影响不小。今年以来,沂水法院牢固树立“能动司法”工作理念,积极贯彻群众路线、秉承为民情怀,运用入户走访、上门开庭、普法宣讲等多种手段,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就地化解,真正做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足、幸福感更浓。

 

     

 

 


责任编辑:于学亮

全站总排行